最新目录

人工智能设计师 ——从“鹿班”引起的思考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科技推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设计与科技产业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设计师利用技术的发展来辅助实现自己的创意、设计实施。近几年最热的科技莫过于人工智能,自从1956 年约翰·麦卡

科技推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设计与科技产业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设计师利用技术的发展来辅助实现自己的创意、设计实施。近几年最热的科技莫过于人工智能,自从1956 年约翰·麦卡锡等几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这种把人类意识和思维过程进行模拟的AI 研究领域就成了科技发展中重要的研究项目。2016 年AlphaGo(阿尔法狗)战胜人类围棋大师,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在民用领域Waston(沃森)医生帮助人类医生做诊断;疫情期间的无人驾驶汽车;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翻译和语音识别;松鼠智能AI 教育等等。AI 从简单的体力工作走向了具有人类思维的脑力工作。2018 年嘉德利拍卖行以40 万多出售了由机器人自主创作画作,宣告了人工智能开始进入了“人类智慧的高地”——艺术创造。面对人工智能学会了更多人类的本领,会取代更多人类的工作,面对这样的局面很多人给出了悲观答案。

2017 年阿里巴巴开发的智能设计平台“鹿班”一秒钟完成淘宝双十一的促销海报8000 张。这个工作量让很多人震惊,甚至大众舆论说AI 智能完全可以取代设计师的工作。真实的情况是否如大众说的那样,2018 年“鹿班”通过央视科技普及类电视节目《机智过人》,与人类设计师现场竞技,通过这个比赛,也能看出鹿班是否具备了人类设计师的全部能力,还存在哪些差距?比赛内容是“鹿班”与人类有经验的设计师一同完成相同命题的平面海报(图1)——广告要求表现汽车的速度优势。

图1

看得出,两位人类设计师的广告是有创意内容的:1 号作品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车速快如两侧生翅,视觉表现稳重大气,对称构图;3 号也是人类设计师的作品,使用绘画手法,设定一个夸张的紧急情节——火山爆发的瞬间,车子飞速离开现场,也是表现车速之快很好的创意。3 号是“鹿班”的作品,是背景远山与汽车的图形拼合,当然这样的拼接是符合主题要求的。在广告设计创意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找到最有效的打动消费者心理的诉求,以视觉表现创意思维。人工智能因为无法理解人类大脑情感的内容,所以他的作品是图形拼贴,没有思维层面的内容。但“鹿班”这位人工智能设计师,也展现能够理解主题需要,整合图形的设计能力。“鹿班”也在节目中展现了他的优势——效率,审美和视觉表现形式跟两位人类有经验的设计不相上下。可以说“鹿班”可以代替一般美工工作。

为什么“鹿班”可以胜任一般美工工作,分析“鹿班”的工作原理不难找到答案。开发者给出的“鹿班”产品定义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图像智能生成技术,快速、批量、自动化地进行图片设计,为企业大幅度节省设计人力成本的智能设计平台。用户只要通过设计平台输入想达成的风格、尺寸、要设计的物品,鹿班就能完成素材分析、抠图、配色等设计工作中耗时耗力的美工部分,实时生成多套符合要求的设计解决方案。比如现代电商平台的Button 图设计,在手机和电脑两个不同尺寸的界面上,展示相同的促销内容,人类美工根据不同尺寸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的排版转换,而AI设计师只要调动超快的运算功能一串代码与一行数字,一秒解决问题。(图2)

图2

从研发团队发布的信息来看,鹿班是为设计美工的工作领域研发的。研发团队分析设计banner 海报的工作内容包括:图像信息与内容信息。然后分别对两个信息做再细致的分层解析,图像信息包含:背景层、背景装饰层、蒙层、商品装饰层;内容信息包含:商品主图、利益点标题、logo、行动词。理性分析后把设计内容分层训练机器人学会设计。再培养“鹿班”学会基础视觉元素:字体、色彩、构图形式;设计风格把握,处理图片、拼合图形。可见“鹿班”是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设计认知层面,它与人类学习设计的过程非常相似。开发人员为他设计了一套可以快速学习设计风格并且不断成长的系统,“鹿班”从大量设计文件中学到设计风格后,由行动器根据设计需求生成设计结果,生成结果好不好由“评估网络”来给予反馈。通过输入大量的设计图片和评分数据,训练机器学会判断设计的好坏,具有同人类审美意识相同的感受力。作为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也知道设计审美是有章法可循的,创造美的视觉也有理性的思考的成分,视觉构成形式法则就是建立在审美意识的基础上研究。所以有章可循就可以被写成代码,编辑成程序,提供适合机器人学习的模式。而人类的审美意识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即使知道理论知识,也不可能像机器分析数据那样马上可以得出结论。对于人类设计师来说,达到视觉秩序流畅,色彩配置舒服,需要很多的设计练习和经验总结才能完成。像机器人那样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是人类的设计师无法达到的学习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网址: http://www.zgkjfyzz.cn/qikandaodu/2021/0203/465.html



上一篇:浅析回归自然建筑设计——建筑与健康
下一篇:精准脱贫视域下“党建+科技”双联动的路径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 | 中国科技翻译编辑部| 中国科技翻译版面费 | 中国科技翻译论文发表 | 中国科技翻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科技翻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